【火热来袭】天山论健 · 医工交叉临床步态康复研修班开班通知!
发布时间:2025-07-08
作者:Dennis
浏览量:

为促进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,推动步态康复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,由我司(北京扶光合拓科技有限公司)联合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/卓越工程师学院、医工融合创新研究中心(新疆大学-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)等权威机构联合举办的"天山论健·医工交叉临床步态康复研修班"即将开班。

01 特邀专家

微信图片_20250709134812.webp

陶庆教授

新疆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书记、教授

陶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英国BRUNEL大学访问学者,现任新疆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书记。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,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1项,博士后资助项目1项,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,自治区级重点项目2项,其他项目5项,横向课题3项。发表学术核心论文五十余篇,其中SCI收录17篇,EI收录16篇。授权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11项,软件著作权12项。2015年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;2016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排名第5),2016年获得新疆大学第一届具有新疆特色的“四好老师”荣誉称号,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,2018年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,2019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排名第3),指导学生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优秀,2019年全国“互联网+大赛”新疆赛区金奖,全国铜奖、工业设计大赛新疆赛区一等奖,2023年获得第25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,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终审决赛一等奖,2024年获得第26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等。

图片

陈娜智教授

香港理工大学实务教授

陈女士在香港理工大学取得物理治疗学理学士学位和医疗护理学(物理治疗学)理学硕士学位。陈女士在小儿物理治疗领域工作超过30年。 她曾担任屯门医院高级物理治疗师及部门经理。 在陈女士加入香港理工大学之前,她曾担任香港儿童医院专职医疗部部门经理,并负责七个专职医疗专业。

陈女士专攻小儿物理治疗,尤其是神经康复领域。 她热衷于对患有神经系统问题的儿童进行运动和步态分析。 在过去25年,陈女士与小儿神经内科团队及神经外科团队紧密合作,为脑瘫儿童制定全面的痉挛管理计划,而该计划随后更扩展到患有神经系统问题的成年患者。陈女士的工作取得了成就,并于2013年和2014年两次荣获医院管理局颁发的杰出团队奖。陈女士还进行了多项有关儿科康复和运动分析的研究,并在本地和海外会议上展示研究成果。陈女士更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,专攻儿科专业,曾于香港及中国内地多间大学担任兼职高级讲师。

陈女士现时担任香港物理治疗师学会的儿科专研小组主席,更代表香港成为国际儿科物理治疗师组织(IOPTP)世界物理治疗协会的代表成员。 她亦于2015至2022年期间受邀担任世界物理治疗大会的摘要审稿人。 陈女士亦获邀担任 Journal of MusculoskeletalScience and Practice 及 Hong Kong Physiotherapy Journal 的审稿人。同时,她是香港痉挛管理学会和香港神经肌肉疾病学会的理事会成员。

图片

李金贤医师
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

李金贤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书记、科室负责人、教研室主任、住培基地主任。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委会委员、中国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康复专委会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言语及吞咽康复专委会委员、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盆底康复组委员、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科普学组副组长、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听力与言语康复教育学组委员、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心身康复协作组委员、新疆医学会第六届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康复首席科普专家。

02 主办单位

主办单位: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/卓越工程师学院、医工融合创新研究中心(新疆大学-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)、北京扶光合拓科技有限公司。

03 活动时间与地点

活动时间:2025年8月8日-10日

活动地点:新疆大学博达校区智能技术研发中心(具体地址: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华瑞街777号)

04 活动对象

本次研修班面向康复医学、运动医学、运动康复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运动人体科学、运动训练学等相关领域的临床医师、康复治疗师、科研人员、工程师、高校教师、在校学生及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开放报名,欢迎致力于医工交叉技术与临床康复应用的专业人士踊跃参加,共同推动步态康复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发展。

05 课程安排

(一)课程形式

本次研修班采用30人精品小班制教学模式,涵盖前沿理论讲解与特色实操演示,旨在为康复医学、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,助力医工交叉技术在临床康复中的转化应用。

(二)课程内容:

本次学习班邀请行业资深权威专家,聚焦临床康复中步态这一关键领域,深入剖析核心问题,旨在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,助力临床实践优化,提升诊疗水平,为学员带来前沿、实用的知识与技能,共同探索行业发展方向,实现精准康复,创造更多价值。

破解标准化困局:剖析当下行业缺乏统一规范的现状,探讨建立标准化体系的路径,提升临床诊疗的科学性与可比性,为循证医学实践及多中心研究协作奠定基础。

桥接数据与治疗:针对复杂步态数据难以转化为治疗方案的问题,分享如何将其快速、直观地应用于临床实践,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,提高治疗效果。

优化评估流程:分析传统评估方式的局限性,探索高效、便捷、经济的评估方法,使其更易于在常规临床门诊中推广,提升诊疗效率。

降低专业壁垒:针对步态数据解读的专业难题,分享实用技巧与方法,助力学员提升专业素养,减少对少数专家的依赖,推动技术更广泛地应用。

提升生态效度:探讨如何使评估结果更贴合患者真实生活场景,增强其对日常生活功能的预测和指导价值,提升康复效果。

推动精准适配:交流如何利用步态分析更好地指导康复工程产品的适配、调整与评估,提高其精准度与效率,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

课程将结合步态异常主要临床病种及不同年龄分层的常见问题,为学员呈现一场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的学习盛宴。

06 活动报名

(一)培训费

本次研修班收取培训费800元/人,在校学生及3人或以上团体报名600元/人,食宿交通自理。研修班共招收学员30名,按照缴费先后顺序录取,额满为止,采取银行汇款方式缴费(详细付款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)。

缴费截止日期:2025年8月9日。

(二)发票开具

本次研修班一律发送电子发票,请在报名时务必填写正确的开票信息和接收发票的电子邮箱。

(三)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!!!

图片

咨询
电话
010-80201918
微信
留言
顶部
  • 首页
  • 咨询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
  • 顶部